营收近170亿,净利猛增60%,海底捞的底气和隐忧

发布时间:2019-04-04 11:55:23浏览次数:143作者:

3月26日晚间,去年才在港股上市的海底捞火锅公布了上市后的第一份年报,成绩总体可谓喜人。海底捞2018年实现营收169.69亿元,净利润为16.46亿元,相当于日入4600万。

海底捞全年共计服务顾客1.60亿人次,人均消费101元,相当于每分钟需要接待304名顾客。此外令人惊讶的是海底捞的快速扩张速度,2018年餐厅总数由2017年底的273家增长至466家,新增200家,平均1.8天新增一家。

 

受到这份喜人业绩的影响,海底捞股价不断走高。截止28日下午收盘,海底捞现报24.3元,升4.07%,盘中高见24.9元,市值达到1287.9亿元,创历史新高。


image.png


image.png


2018年,海底捞收入169.69亿元,同比增长59.5%,其中来自餐厅经营收入的金额为164.91亿元,占比高达97.2%;餐厅经营的收入从2017年103.88亿元增长了58.8%。此外,外卖服务销售收入也增长了47.9%。


image.png


同店销售从2017年的76亿元上升至2018年的81亿元,增长了6.2%。而在此之前,从2015年到2017年,海底捞的同店销售均保持着14%的增长率。从这个角度上看,同店销售的增速放缓了。

 

再说净利润方面,海底捞2018年的净利润达到16.4亿元,同比增长约增长了60%。而2015年到2017年,利润的复合增长率为70.5%。

 

海底捞不管在营收还是净利润上,在中国的餐饮企业中,可谓是“一枝独秀”。如果和其他餐饮品牌相比,西贝一年的营收约为50亿元,呷哺呷哺2017年的全年营收为37亿元,味千拉面全年营收23.77亿元,小南国2017年营收19.13亿,全聚德2018年的全年营收为17.77亿元,海底捞的年营业额大于这些品牌之和。

 

所以单论营业额,海底捞约等于3.5个西贝、4.5个呷哺呷哺、9.5个全聚德!


image.png


image.png


为迅速扩大公司规模,海底捞今年新开店的数量较前几年明显提升。在2015-2017年,海底捞每年新开设的餐厅分别为36家、32家、98家,净增加分别为34家、30家、97家。

 

到2018年海底捞新开门店200家,全球餐饮门店数由2017年末的273家增至2018年末的466家,其中中国大陆的共430家门店,一线城市共106家,对收入贡献率24.4%;二线城市共207家对收入贡献率47.2%;三线及以下城市117家,对收入贡献率为20.4%。


image.png


如今一线城市的市场已经接近饱和,而三线城市市场天花板较低,所以海底捞将“攻击”重点选为了二线城市。

 

财报显示,2018年年内,海底捞平均翻台率依然为5.0次/天,在二线城市的翻台率最高,达到5.3次,高于平均水平5.1次。

 

有机构测算,过去一年,海底捞85.52%的门店每日营业时间超过20小时,翻台率后期提升预计有限。上限方面,最优情况下,海底捞22小时经营门店翻台率预计达到7.29次,而18小时经营门店为6.99次。


image.png


image.png


截止2018年12月31日,海底捞集团共有69056名员工,其中大陆有66219名。员工成本(包括薪金、工资、津贴和福利)是50.16亿元。

 

2017年的员工成本是31.19亿元,相当于增长了 60.8%。就所占收入百分比,从2017年的29.3%上升到2018年的29.6%。海底捞归因于去年新开餐厅人员需求增大,和薪酬水平的提升。


image.png


有令人咋舌的人工成本,也有令人羡慕的房租成本。2018年,海底捞物业租金及相关开支,从2017年的约4.15亿元,上升到2018年的6.85亿元,增长了65.1%。所占收入百分比保持相对稳定,在2017年和2018年分别为3.9%和4.0%。

 

所以,海底捞的主要壁垒其实就在这里——通过主打服务确立了高人力、低租金的模式。海底捞顾客的溢出效应使得其可以谈到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租金。

 

这也是海底捞愿意维持一定比例超负荷的高翻台率的因素。从年平效来看,海底捞在5~5.5万元/平方米左右,呷哺呷哺2~2.5万元/平米,而其他餐饮企业集中在1.5~2万元/平方米。

 

以麦当劳为例,一家300平米的门店年收入应该在900万元,对应平效在3万元/平方米,租金占比在7~8%,对应单位租金大约6~7元/平方米/天,这在业内已经处于领先水平。

 

而海底捞的租金占比在3~4%之间,由于一般餐饮和商业物业会采取租金合同,单位平效越高则租金相对营收占比越低。


image.png


image.png


中国的餐饮行业市场广阔且稳步发展,但是一直有着分散的特点,大部分为独立运营的。在所有的中式菜品中,火锅在中式餐饮市场中占据最大的份额。按照2017年的收入计算,火锅占比13.7%。


image.png


中国火锅的餐厅数目由2013年的406000家增长至约601000家,预计在2022年增长至896000家,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,海底捞也有自己应对的发展策略。

 

收购优质资产,拓展品类。在发布业绩公告的同日,海底捞发布公告收购关联方U鼎冒菜。U鼎冒菜成为海底捞的子公司,财务业绩将并入集团业绩。这也意味着海底捞正式横向拓展至慢餐以外的衍生品类,后续经营值得期待。

 

截止2018年12月31日,U鼎冒菜在北京、上海、西安、武汉、深圳、南京及扬州共有45家餐厅。

 

技术投入,优化研发系统管理。2018年底,海底捞在北京开设了第一家智慧餐厅。机械臂上菜、千人千味配锅机、立体环绕投影营造不同就餐体验……2010 年,海底捞就开启了外卖服务,iPad 点餐则是从 2011 年开始的。2015 年,海底捞还在北京上地开出了一家互联网线下体验店。尝试了一把传统餐饮与移动互联网的结合。

 

在张勇看来,餐饮行业最大的问题应该是技术,他曾经说:“我相信新技术对传统产业带来的不应该是颠覆,应该是提高效率。移动互联网对于这个传统产业的改造应该是才开始。”


image.png


image.png


快速开店,人才储备是否跟得上?

 

2018年,海底捞共服务1.6亿人次顾客,拥有3600万会员。有业内人士透露,目前海底捞已经有500多家门店,计划2020年达到1000家。

 

开店过快是否会降低翻台率?开店过快,人才储备是否跟得上?

 

因为海底捞的管理层都是内部晋升,一名服务员成长为店长的时间是4年左右,那么未来的两年间,海底捞还要新开500多家门店,是否存在店长“速成”的问题?是否会导致管理水平不稳定,顾客体验下降?

 

门店密度加大,是否无可避免地面对分流的情况,进一步影响翻台率?

 

有分析人士称,快速开店的风险是有的,但海底捞的管理体系目前来说也比较成熟完善,品牌的溢出效应因规模而不断放大。中长期来看,还会维持高翻台率,平客单价的模式,业绩仍会稳定增长,2020年年底有望达到1000家门店。

 

财报也显示,海底捞门店一般于约1~3个月可以达到盈亏平衡点(累计净利润为正),12个月内大多数门店能够收回前期资本开支,进入稳定经营阶段。


image.png


image.png


海底捞也坦诚,多年来持续进行的组织结构变革,帮助他们平衡和管理员工与门店、门店与门店、总部与门店的关系,以及与第三方服务机构的关系。


归根结底一句话:内生增长才是高质量的增长。


image.png

赞+1
分享:

版权所有:鹿与设计有限公司 粤ICP备19025080号-1

×
我要预约

全案项目提前60天预约启动,尊享8.8折钜惠。

  • 首页
  • 微信
  • 电话
  • 预约设计
  • 返回顶部
  • 微信二维码.png

    打开微信扫一扫

    马上添加设计老师的微信号

    咨询餐厅设计问题

    TEL:17704077996